据新华社报道,在不少中老年人微信朋友圈,往往能看到大量所谓“科学研究表明”文章。开头都“科普范儿”,然而不久就画风突变,大肆推销保健品或医疗器械。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伪科普”式虚假医疗广告,大多被一些民营医疗机构或商家利用,包装宣传其产品或服务。 专业名词、专家解读、数据援引……出自医药公司营销团队、广告公司专业策划或自媒体写手的“科普”网文,看起来很像回事,但这往往是通过数据造假、修改研究文献、套用似是而非的医学理论等手段炮制出来的,极容易给受众带来认知上的混淆。 有不少中老年人或多或少有些病痛,看到自身状况与文章中所写一样,很容易选择相信。此外,亲友之间往往还喜欢互相推荐这类文章,甚至劝说按照文章中写的那样做。如果这些文章中的主要内容是杜撰的,无疑会误导读者认知,甚至贻误治疗。 面对铺天盖地的这些“科普”信息,若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水准,很难明辨其中的真与假。一些所谓“科普”信息有的附上活生生的案例,有的加上耸人听闻的警示,还有的贴出“救命”方法。如此,就很容易忽悠人。辨别能力有限的中老年人,一旦中了营销套路,极容易破财却又不能免灾。 有医生警示,虚假医疗广告推销的产品,很多对患者的肝脏、肾脏、心血管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面对这些“伪科普”信息,其一,受众要有正确的认知,并加强防范。比如,面对某些感兴趣的医疗文章,应多向正规医院医生求证。 其二,平台和监管方面要强化审核与监管。一方面,自媒体平台应对发布的文章加强审核,通过关键词屏蔽、黑名单提醒等方式控制“伪科普”的传播;另一方面,这些“伪科普”多是虚假广告的变种,监管部门要拓宽举报渠道,加大对广告主、经营者和发布者的惩罚力度。 其三,需要“真科普”有力还击。“伪科普”之所以兴风作浪,恰恰证明了“真科普”的稀缺。期待多措并举,别让这些充斥网络的“伪科普”伤害了朋友圈的真感情。(来源:工人日报 杨玉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