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社交媒体发展起来的“网红经济”如今大行其道,市场规模以及变现能力持续增强。成名网红的背后,往往都有专业推手或者包装公司。为了造星成功,推手们往往把“准网红”肤白貌倩、声音甜美或者专业知识突出等特点作为卖点来包装。高热度的网红,都有一个或几个这样显着的“标签”。 国内一些地方在人才引进、干部使用上也曾出现“追网红”的现象。这些“网红”的特点,有的是高学历,一般都具有博士学位,有的履历完美。这样的干部,一度被认为具有突出的工作能力和极大的成长潜力,能够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起到重要作用。 网红终归要走入线下,经受粉丝面对面检验,包装过度的容易“见光死”。高学历的干部也是一样,学历的光环并不能使其与工作实践的检验相隔离,是否眼高手低最终要“过堂”。遗憾的是,剥下了“学历光环”,摁到了实践“战场”,一些高学历干部并没有表现出突出的工作能力。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近期发言直指这些干部的软肋:一些干部,不缺学历缺阅历,不缺经历缺磨砺,简历看上去很完美,但每一步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基本功不扎实,真本事不多。 学历并不天然等同于工作能力。在这一点上,一些地方曾经走过一段时间弯路,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成本。国内不少地区在对引进的博士等高学历人才使用过程中,发现其中能力突出者有之,泯然众人的也不少,个别的甚至空有满腹学识但在工作上处处碰壁、寸步难行。 在实践中碰壁的“博士干部”,绝大多数并不缺乏工作激情,有的有愿望、有想法、有抱负,希望通过进入行政领域成就一番事业,但最终的结果却与预想渐行渐远。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干部没有经历实践的摔打磨砺,对工作的复杂性、敏感性认识不到位,同时又对个人的学历、履历存在盲目自信。 记者采访过一名刚刚从大机关到一个贫困县区任主要领导的干部,这名干部感慨,上班头一个月没干别的,全都做了信访接待。言谈中明显感到,这位干部一是对基层工作的复杂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二是没有把群众上访作为了解县情、打开局面的重要渠道,反而认为耽误了其施政理念的落实。从最终的结果看,这名干部并没有展现出与县区主要负责人岗位要求相适应的足够的能力,很快被调整。 处理敏感复杂问题的能力,只能从实践中得来,磨砺缺乏导致能力不足的问题,也并不仅仅体现在年轻干部身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有关负责人近期谈到一些政策文件与中央精神高度一致但往往没有触及改革的难点和实际需要的问题时,认为原因在于起草文件的“处长们”,面对各部门之间自下而上的分歧,欠缺沟通协调的能力,最终导致社会对重大改革措施的“体感温度”并不一致。言论很快引发关注,再次引发了对领导干部学历、履历和能力之间关系的思考。 学历只是干部知识储备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能否通过丰富磨砺把学历变能力才是关键。催化这一过程首先需要的,是务实的学习态度。很多经过工作实践充分检验的干部,参加工作的初始学历并不高,有的甚至仅仅是高中、中专水平。这些干部成长起来的关键,是把工作当成学习,努力吸收实践知识。 甘肃省一个市州的主要负责同志,近年在解决当地一起持续60年、造成上百人伤亡的“世仇”纠纷中,克服语言不通、地区偏远、矛盾尖锐等困难,连续30余次夜宿牧民家中甚至露天草场,同数十名牧民成了朋友,最终把握了问题实质,赢得了群众支持,推动问题实现重大突破。解决这一高度敏感复杂问题依靠的,是能够发现实质、掌握关键、推动前进的重要能力,不是学历是磨砺,不是想法是办法。 当前的公务员队伍,学历起点普遍较高,要有仅仅把高学历当成入职“门槛”的觉悟,放下身段放低姿态,踏踏实实深入基层,在实践中印证和丰富知识,用更加全面的知识更好地推动工作实践,充分锻炼,充分磨砺,把知识储备上的巨大优势变成工作上的显着成绩,才能够走得更远。 同时,要把追求学历提升当成提高工作能力的途径而非晋升筹码。不少在职干部通过各种途径谋求学历提升,其中绝大多数是想通过带着问题和困惑学习,解决工作实践中面临的理论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值得鼓励。但也有个别干部,仅仅是希望通过高学历“加身”,让自己的“标签”更加丰富耀眼,羽毛更加靓丽,最终引起组织部门关注,实现职务的调整升迁。这样的干部,经不起实际工作的考验,必然成为“见光死”的网红。各地组织部门对这样的干部,也要逐步规范制度强化甄别。
可以把引进高学历干部作为调整干部队伍学历结构、扩充干部储备库的重要途径,但决不能重蹈迷恋、盲信高学历的覆辙。干部要把工作能力作为自己的唯一“卖点”,把工作实绩作为自己最耀眼的“标签”。(宋常青、刘晶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