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一个城市的交通状况至关重要,血管对健康来说同样牵一发而动全身。 血管一旦堵塞,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很多人都以为血管深藏在身体里,看不见摸不着,咋能知道堵没堵呢? 其实血管堵没堵,身体早就告诉你答案了。 只要一分钟,自己就能判断血管的状况。不过在此之前,你需要先知道血管是怎么一步一步被堵上的。 血管是怎么被堵上的? 心脑血管疾病是国内致死人数最高的疾病之一,而血栓是最常见、最致命的一种。 血栓的形成一般来说是血管本身病变所导致的。 诱发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如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管炎、妊娠和产褥期、恶性肿瘤、感染和颅脑受伤等。 此外,一些药物如口服避孕药或者凝血功能障碍的人,也可能会导致血栓。 其实,血管就像是自来水管,用久了难免会在内壁上“生锈、结垢”。 就血管及血液本身来说,凡是能导致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高凝状态以及血管壁破损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血栓形成。 因此,血栓的形成也是有一个过程的。 比如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栓,就是诸如高血脂、高血压等,导致血管内壁产生微小损伤,此时血液内一些物质会慢慢在损伤处“沉淀”,久而久之形成斑块。 这些斑块往往比较大,脱落时随着血液流动到比较细的血管处时,便会把血管堵塞掉。 不同部位的堵塞分别有什么危害? 血管堵塞会引起血管内血流的大量减少,甚至是完全中断,这就会导致被堵塞血管处的器官得不到足够的养分和氧气,从而造成细胞和组织坏死,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危害。 血栓一般比较多发的部位是脑部和胸部,但也可以发生在任何的部位,不同部位的血栓危害也不相同。 比如,血栓将脑血管堵住了,就是脑卒中;发生在肺部,就是肺栓塞; 发生在心脏,就是心梗;发生在肠道,就可能导致肠道缺血性坏死; 此外血栓还可发生在: 1、眼睛,导致视网膜血管堵塞,严重可致失明; 2、肾脏,会引起严重的肾脏功能损伤; 3、四肢,长时间的供血阻断会造成肢体坏死,从而截肢; 血管堵没堵,看这几个地方就知道 血栓堵塞在不同的部位,会产生不同的症状。 在一般情况下,血栓堵塞的范围越大,身体的症状也就会越明显。 网上有许多判断是否堵塞的方法,比如抬腿2分钟,放下时看腿部颜色的变化,以及摸脚背等方法。 这些方法并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而且特异性不强。 相反一些应该注意的症状反而被忽略了。 比如,当发生静脉血栓堵塞(通常是下肢静脉)时,通常会—— 1)栓塞部位的皮肤温度要比平时高; 2)四肢会变得比较肿胀; 3)明显的疼痛感。 当发生肺部血管堵塞时,会表现出典型的三联征:胸痛、咯血和呼吸困难。 当发生脑部血管堵塞时,表现为—— 1)明显的一侧肢体反应,包括:一侧肢体和/或面部的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口角歪斜(部分民间地区称为面瘫);双眼向一侧凝视;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2)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3)呕吐、眩晕、剧烈头痛; 4)意识障碍甚至是抽搐; 血管堵了怎么清理? 血管长期阻断时,会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某些部分如大脑、肺部的栓塞会发展很快,抢救时更是要争分夺秒。所以血管一旦发生堵塞,就需要尽早处理: 1、就医确诊 依据不同部位,会需要做一些诸如X线、CT、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来帮助确诊; 图片来源网络 2、介入治疗 确定血栓部位后,先把一根细小的管子沿血管抵达堵塞处并取出血栓,而后将球囊或血管支架置于堵塞处,防止再次发生栓塞。 3、服用抗凝药物 许多发生过一次血栓堵塞的病人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最常用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等。部分特别容易出现血栓的人群,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物。 图片来源网络 民间流传的一些方法,如血管按摩、定期放血、舌根放血等方法都是没有用且反而对身体有害的,一定不要随意尝试。 如何预防血管堵塞? 1、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酒、适当运动、多饮水、心情愉悦; 2、健康饮食:控制血脂,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饮水; 图片来源网络 3、避免久坐:需要久坐的人,要经常起身活动,防止下肢血栓静脉血栓的形成; 4、积极锻炼:特别是孕产妇及术后病人,是血栓的高发人群,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不能起身的,要注意适当按摩腿部,活动膝盖、脚腕等处保持血液通畅。 血栓凶险 记住永远是防大于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