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许多地方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但也要看到,在一些地方,“绿水青山”有了,“金山银山”一时还没有出现,农民收入提高不快,甚至有的还较贫困。如何提升“转化”之能,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考验着广大干部尤其基层干部的智慧和能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转化”之基。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途径之一是发展乡村旅游业,快速带动农民致富。据统计,浙江省安吉市余村去年接待游客90万人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796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05年的8732元增加到49598元。发展旅游业,要加强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让观光旅游者进得来、本地农副产品等销得出。只有建设好农村基础设施,才能提升人气,推动资本、产业、项目进村,推动原料、资源、产品、人力走出去。 创新体制机制,保障“转化”到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以好的体制机制促进、保障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目前,一些地方农村成立旅游开发公司,把闲置房屋、山林、菜地、果园、劳动力等统一评定作价、入股,让村民资源变成资产、村民资金变成股金、村民变为公司股民,改变了过去一盘散沙无序竞争的局面,让资源源源不断创造出价值。 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宽“转化”途径。传统农业生产提供的大多是原始初级产品,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抗压抗风险能力不强。必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瞄准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除了延伸生态产品产业链,还要不断优化“转化”渠道,把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普通农户等“链”进产业链,建立“利益—风险”合作机制,形成更多“共同体”,分享产业发展成果,让产业成长得更快、发展得更壮。 客观上讲,“绿水青山”具有公共产品属性,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建立起自然资源和生态产权等制度,实现“绿水青山”的市场价值;需要通过政府“有形之手”,采取生态建设资金安排、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等办法,实现部分生态产品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让“绿水青山”保值增值。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人们更加深刻地反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必须坚定不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正确处理好生产、生活和生态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转化”之能,将生态效益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