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考了几个证?”据说这句话已经成为一些大四学生见面时的问候语。近日,《工人日报》在采访中发现,为提高竞争力,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不少大学生和职场年轻人热衷考证,甚至什么证书“含金量”高就考什么。 此则新闻让笔者想起自己的两位朋友: A君,笔者的高中同学,“学霸”级人物。从小到大都出类拔萃的她可谓“证”绩斐然。迄今为止,她拿下的证包括律师资格证、注册会计师证、心理咨询师证等。至于为什么要考这么多证,她的理由是“为了证明自己”。她现在依然干着一份与这些证没有半分关系的工作,她也并不打算转行,而这些证则成了她家中的摆设。 B君,笔者的初中同学,如果按世俗的眼光看,他可能算是“学渣”。中考失利的他进了职校。但他不抛弃不放弃,干一行爱一行,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水电工程,并为之拿下了建造师等一系列证书。如今的他,已经是一家中型企业的负责人。在他看来,建造师等证书的取得,于他的职业生涯是极大的助力。 考证不易。所付出的金钱自不必说,即使是“学霸”如A君,也为了考证付出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如此艰辛才拿下的众多证书却成为摆设,着实可惜。而从笔者两位朋友的经历也可以看出,证书是沦为“摆设”,还是成为“助力”,其实取决于考证者的人生选择及职业规划是否清晰。
然而,“清晰”却可能是不少年轻人最大的困惑。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高考时选择专业,还是毕业时寻找工作,不少人或随波逐流,或随遇而安,对自己喜欢学什么、未来要干什么并没有想清楚。而在“考证的盲目”背后,真相就是“就业的迷惘”。因此,要根治考证乱象,一方面,要继续清理那些根本没有含金量的职业资格考试;另一方面,有关各方也要花大力气帮助年轻人走出“就业的迷惘”。从中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职业体验等,到大学阶段的实习、就业辅导等,我们有必要尽快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当年轻人对自己的未来多一分清醒,考证也就能少一分盲目。 (胡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