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贵阳百余干部 “开小灶”补英语 学习不输年轻人

2017-01-11 11:11 贵阳晚报

“Welcome to Guiyang,can I help you?”在贵阳,有这么一群特殊的“英语爱好者”,他们年纪在40岁左右,人数超过百人,都是贵阳市属各机关单位县级以上干部。

  近期,贵阳市委组织部、贵阳市委宣传部开办全市领导干部英语能力提升培训班,100余位领导干部自愿报名参加。每周固定时间,他们都聚在一起背单词、练对话……

  学员都有英文名

  1月8日,正是星期天。上午8点55分,虽然离上课还有35分钟,培训班学员已陆续走进教室,相互用“Good morning ”(早上好)问好。在班上,为创造语言环境,每个学员都有英文名,交流时必须讲英语。

  “每次和大家交流,都要想半天才张口,既紧张又新鲜。”团市委副书记吕槐乐已八年没怎么说过英文了,再次走进课堂让他很兴奋,刚坐下就把课本拿出来复习上堂课的单词和句子,并和大家练习口语。

  据悉,培训班分为四个班级,上课时间安排在晚上或周末,与正常上班不冲突。培训班共48个学时,也就是说,这样的课要持续4个月左右。

  课堂上,大家是同学共同进步,但还是会暗自较劲,比比谁的词汇量多,谁的口语好。回家后,不少人还会拉着在上学的孩子,讨教口语技巧。

  涉外交流的尴尬

  贵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许俊松也是学员之一。已12年没说过一个单词的他,学起来并不轻松。为尽快提高英语水平,每次上课前,许俊松都会提前半小时到教室,捧着书背单词。

  近几年,许俊松越来越感到英语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去年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由于英语水平仅限于读、写,口语差强人意,许俊松向外宾介绍贵阳发展时需要翻译沟通,效果不是很好,很是尴尬。此后,他曾下决心自学英语,但工作忙抽不出时间就耽搁了。

  像许俊松这样对英语学习有需求的公务人员不在少数。尤其近年贵阳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国际交流增多,英语的实用性更加凸显。为此,贵阳市委组织部、贵阳市委宣传部决定,在2016年年底开办全市领导干部首期英语能力提升培训班。一开班,许俊松立马报了名。

  学习不输年轻人

  据了解,培训班教学主要采取情景式英语、单词语法记忆等形式,学习内容以成人剑桥口语英语为主,注重提升听说能力。任教的是来自爱尔兰和美国具有十几年教学经验的两位外教,采取小班化教学,上课打卡下课签到。

  在外教Mark看来,他的学员不仅认真,状态也好,学习能力不输青年学生。培训班的学员们建了微信群,平时外教会在群里发些语音和单词,方便大家随时学习。

  学习严格,但不代表每个学员都能顺利拿到结业证书。第一堂课时,学校会对每个学员进行口语测试;完成课时后,学校会再测一次,检验学员能否进行基本的口语交流和工作、生活交流,再决定是否颁发结业证书。

  “有压力,更有动力。”一位学员这样说。 谢孟航

责任编辑:陈雪梅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