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政策密集护航 四川农村金改快步疾行

2014-06-27 10:56 《金融投资报》

摄影 李里 制图 王珍

摄影 李里 制图 王珍

四川农村金融改革成果一览

截至2013年底,全省农村银行网点的电子通汇率达到99%,累计消除支付服务空白乡镇817个、空白村3.84万个;信贷资源向“三农”倾斜,组建了2家市级农商行、12家县级农商行;全省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达到了584.9亿 元 ,居全国第3位,融资性担保余额达到2382.8亿元,居全国第2位;全 省 1328个乡村成立农户信用评定小组,为全省1039万 户农户、633户省级农业龙头企业、755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信用档案,占全省农户总数的50%。

2014年1月,《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建议增强农村信用社和中小金融机构支农服务功能。

2014年4月, 《四川省2014年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要点》支持部分地区开展农村产权抵 (质)押担保试点。

2014年6月,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加大涉农信贷支持力度、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等。

农村金融体系的构造,不仅牵涉甚至决定我国整个金融体制的改革效能,决定着金融体系功能是否健全、金融整体改革的成败,也制约着农村市场经济乃至全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因此,农村金融体系改革被认为是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被认为至关重要。

根据统计,改革开放以后至2013年年中,管理层先后发布了14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做出具体部署,其中有13个文件涉及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另一方面,四川省对于农村金融改革工作亦做出政策部署和规划,并取得了一定成就。

分析认为,从政策演进来看农村金融改革,有助于理清和把握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体系、发展方向、工作重点和面临困境,以有效推进农村金融深化改革和健康发展。

四川策略

今年,四川省先后出台 “重量级”措施与规划,包括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四川省2014年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要点》、《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意见》等。

出台多项政策与规划“力挺”农村金融创新与改革

在国家管理层持续出台政策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工作展开的同时,四川亦积极做出政策部署与发展规划。

记者通过梳理发现,推进农村金融创新与改革已经成为四川省政府在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在相关政策措施与规划当中多次被提及,其中的3条“重量级”措施与规划值得关注。

2014年1月,《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作为强化农业支持的保护政策再次被提出。《意见》指出,要鼓励商业银行拓展服务“三农”的领域。规范引导农村银行机构与保险、证券、担保等机构的同业协作。增强农村信用社和中小金融机构支农服务功能,保持农村信用合作机构县域法人地位长期稳定。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稳步发展村镇银行,逐步实现县(市、区)全覆盖。

同时,依托具备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开展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推动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民间资本依法设立服务“三农”的县域中小型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加大特色农业保险支持力度,鼓励探索开展肉牛、羊保险等特色农业保险。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研究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的具体办法。

2014年4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四川省2014年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大力推进农村金融创新”成为《工作要点》提出要深入实施的“五项改革”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此,《要点》提出了4个方面的建议:第一,支持部分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村产权抵(质)押担保试点。(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银监局、农业厅)第二,制订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指导意见,推动农村信用社优化资本结构、完善管理机制,推进县级农村信用联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省政府金融办、四川银监局、人行成都分行、省信用联社)第三,有序发展村镇银行。(四川银监局)第四,制订推进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试点方案,选择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起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试点。 (省政府金融办、省委农工委)

2014年6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意见》发布,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加大涉农信贷支持力度、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等成为核心。

具体来看,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在稳定县域法人地位、维护体系完整、坚持服务“三农”前提下,稳妥推进符合条件的县级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探索市(州)政府所在地符合条件的城区机构整合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完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强化省联社服务功能,逐步淡出行政管理。推动农业银行[-0.40% 资金 研报]提高“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达标率。稳步发展村镇银行,提高民营资本持股比例,开展面向“三农”的差异化、特色化服务。鼓励各涉农金融机构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切实做到不脱农、多惠农。

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鼓励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农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农业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和创意农业投资基金。支持组建主要服务“三农”的金融租赁公司。发展农村交易市场和土地评估、产业评估、资产评估等中介组织,探索建立农产品[-0.85% 资金 研报]交易中心、农村产权交易中心。

进一步完善涉农担保机制。探索组建政府出资为主、重点开展涉农担保业务的县域融资性担保机构。鼓励县级政府进一步补充政策性担保机构资本金,吸纳民营资本,组建混合所有制担保机构。支持商业性融资性担保机构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同时,完善农村金融网点布局。优先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到县域及乡镇布网设点,延伸服务半径。鼓励保险机构依托基层政府建立健全乡、村两级保险服务体系,提升涉农保险服务水平。加强规划布局,提高准金融机构在县域的覆盖率。落实对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新设网点、提供定时定点服务的费用补贴政策。

改革成效

2013年,四川农村银行网点电子通汇率达到99%;组建了2家市级农商行、12家县级农商行;全省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达到了584.9亿元,居全国第3位。

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推进四川农村金融改革成果初现

时间追溯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该次会议确定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相关扶持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1982年的第一个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并对农业生产责任制及改善农村商品流通等方面做了全面部署。1983年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走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要发展多种多样的合作经济,并开始关注农村金融。

统计表明,2003年至2012年,中央连续以“三农”为主题发布一号文件,分别在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加强水利改革发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部署,并与时代发展、金融改革相契合,提出了农村金融“创新”、“改革”、“支农”的政策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以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促进信用社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对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的支农作用进行分类引导,鼓励和要求各类机构从不同领域、不同层面扩大涉农业务范围,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发展多元化金融机构,鼓励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有序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和小额贷款组织等,积极引导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到农村开展业务,构建和完善支农金融体系。

在中央至地方的全面推进与支持之下,国内农村金融改革工作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以四川为例,根据省发改委今年2月公布的四川2013年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情况,四川省着力深化“五项改革”,城乡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增强。省内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这一点在进一步推进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方面得到了体现——截至2013年底,全省农村银行网点的电子通汇率达到99%,累计消除支付服务空白乡镇817个、空白村3.84万个;

同时,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向“三农”倾斜。稳步推进县级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县级农商行,截至2013年底,全省农信社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改革已全面完成,组建了2家市级农商行、12家县级农商行;

有序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健康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省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达到了584.9亿元,居全国第3位,融资性担保余额达到2382.8亿元,居全国第2位;

深入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省1328个乡村成立农户信用评定小组,为全省1039万户农户、633户省级农业龙头企业、755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信用档案,占全省农户总数的50%。

基层行动

成都双流通过六大举措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包括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加快推进农户电子信用档案的评价运用、支持保险机构开发新型涉农保险、成立资金合作互助组织等,包括南充仪陇启动农村金融创新项目。

金融创新双流推六大举措

从国家管理层到省政府机构的引领与推动,基层单位也开始积极行动起来。

2014年4月,成都双流宣布通过六大举措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一是,畅通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渠道,重点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和农业设施抵押贷款。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到农村增设营业网点,到新建集中安置小区增设ATM机和“社区金融服务站”,到有条件的农贸市场安装POS机。三是,加快推进农户电子信用档案的评价运用,积极增加信用贷款、农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新型涉农信贷投放。四是,支持保险机构开发新型涉农保险,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和机制,力争农业保险覆盖面达30%以上。五是,探索成立资金合作互助组织,允许开展信用合作,为组织内部成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六是,鼓励金融机构增加金融产品种类,提高城镇化信贷产品融资额度。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4月早些时候,一条有关联合国农村金融创新项目在仪陇启动的消息引发了不少人的注意。据悉,商务部在南充市仪陇县为全省首个民富可持续发展中心授牌,这标志着联合国扶贫开发计划署农村金融创新项目在该县启动。

该项目启动资金150万元,将在仪陇大风乡金盆村、新政镇柳树店村和观紫镇自生村进行实施试点,项目主要引导群众发展农业产业,帮助试点村群众方便快捷地解决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资金困难。“随着扶持政策陆续出台,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以逐渐显露呈微观化趋势。”有分析人士指出,纵观中国金融改革的演进实践和历次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金融的总体部署。可以看到,在金融改革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农村金融仍是最薄弱环节,深刻认识农村金融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有效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既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关键所在,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