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心怀善念 善行者温暖着每一个人

2019-09-03 10:05 来源:四川日报


何杰在他的农家乐里。封面新闻记者 柴枫桔 摄

转移游客后,罗超在车内休息。封面新闻记者 刘陈平 摄

        他是一名普通的农家乐老板,灾害来临时,他第一时间转移游客,用仅有的存粮为游客做简单的饭菜。
       他是一名“90后”装载车司机,灾害发生以来的连续一周,他都在义务清淤、接送游客。
       她是一名小学生,大人抢险救灾,她则带着小伙伴给抢险救灾的部队官兵送开水喝。
       ……灾害无情人有情。无论抢险救灾的第一时刻,还是灾害过后的建设与生活,在汶川,都有无数这样朴素细微的善行,抚平伤痛,温暖人心。
      每一点善意都温暖天地

□评论员 张雨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开着装载车奔赴一线的“独行侠”罗超,到为武警官兵烧水喝的小女孩贾小蕊……受灾群众、救援官兵、滞留游客、志愿者,这一刻我们是一家人,这一刻我们都是汶川人。

一个善良的人,就像一盏明灯,既照亮周围的人,也温暖自己,善良无须灌输和强迫,只会相互感染和传播。天灾无情,人心却紧紧连在一起。无数善行接力,为洪水肆虐后的汶川,点亮一盏盏希望之灯。

希望之灯,抚平伤痛;希望之灯,给人力量;希望之灯,更照亮灾后重建之路。强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让许多游客看到了灾难的一面,也看到了温暖的一面,在这里有任何灾难都无法战胜的情怀与爱。

严寒之中,微微烛火,足以温暖人心;干涸之时,滴水善意,亦可感动天地。

何杰:都在守着大家,哪能顾及小家

8月29日,在阿坝州汶川县三江镇,人们忙着拧干、晾晒衣物,一派回到从前生活的安静从容。

对于整个三江镇而言,水清天蓝的自然环境让旅游成为这里的支柱产业,依山而建的农家乐绵延一片。洪水之后,全镇安全转移游客一万多人。“农家乐老板们在当中出了很多力。”当地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坦言。

作为农家乐老板之一,何杰一直觉得保障游客的安全是他的责任。8月20日凌晨,他被雨声惊醒,跑到阳台上,只见河水正在暴涨,他立即将所有游客叫醒并集中在一楼大厅,此时,淤泥已漫过街道冲进农家乐,电力、通信、道路均已中断。

何杰的反应很迅速,在确认所有游客都安好后,立即以柴油发电,拿出家里所有的鸡蛋和馒头做了一顿早饭后,着手将游客转移到更为安全的地方——那是相隔百米外,他刚刚建好还未入住的新房。

“我们附近的农家乐老板都合作起来了,他们的游客也被转移到我的新房。”在新房,没有家具,游客们就打地铺,存粮不够,每顿饭就简单的两个菜。8月21日,游客终于可以往山下转移,这时,农家乐老板们当起免费司机,一趟趟往返。

一位来自南充的游客事后专门给三江镇政府打来电话:“何杰在灾难来临时,不顾自己的安危和财产,先转移我们,还把新房空出来给我们住。等三江镇灾后恢复好,我们还来何老板的农家乐避暑。”

在确认游客们都安全转移后,这些当地居民才顾及自身。为加固堤坝,何杰提出,愿意将自家后院的一排凉亭拆除,抢修出让一台重型机械能进入的临时道路。“都在守着大家,哪能顾及小家,我们不能因小失大。”

让何杰感恩的,是那些匆忙中离开的游客在回家后,用微信把房费和餐费都转过来了,每个人都只多不少。“这些转账,让我真的感到,这个世界上永远是好人多。”

罗超:只要用得上我,就义不容辞

□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李智

8月29日,洪水已逐渐退去。灾难面前,除了有疼痛的瞬间,也迸发出许多人性的光彩。

罗超是一名装载车司机,今年29岁,已有9年从业经历。灾难发生后,他约上另外两名“90后”装载车司机从成都都江堰市出发,前往汶川草坡、三江等地义务清淤,参与救援,工作了整整一周。

8月19日23时许,都江堰突降暴雨。“不知道老家情况怎么样了?”罗超的老家在汶川县漩口镇集中村,担心家人的他躺在床上,一夜未眠。

8月20日7时许,罗超开车前往集中村老家,确认家人平安后,立即返回都江堰,和朋友开着3辆大型装载车,前往受灾较为严重的汶川县草坡乡附近。

“在都汶高速映秀至草坡段间,现场路面已被大水冲得不成形了,整条路都不通。”罗超说,他们在这条路上用装载车清除淤泥,和当地其他救援力量一起疏通道路……3天里,他们天亮便开始工作,一直持续到天黑,午饭、晚饭就用方便速食解决。

8月23日,武警救援队伍到达草坡乡后,他们听说三江镇有许多游客需要运送,于是又开着装载车去了三江。“在三江,我总共接送了20多名游客到水磨。”罗超介绍。他还同时肩负着道路清淤的工作,一直持续到8月26日。

“从没想过什么钱不钱的。”说起参与救援是否存在物质奖励,罗超摆摆手说,“只要是用得上我的,我都义不容辞。”

这也与他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罗超18岁,曾经接受的帮助,至今他仍历历在目。“当年那么多人帮助过我们,如今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根本算不上什么。”罗超说,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参与类似的抢险救灾活动,不久前,宜宾长宁地震发生后,他也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贡献自己的力量。

贾小蕊:就想给亲切的他们烧口水喝

□本报记者 徐中成

9月1日,洪灾过后的阿坝州汶川县三江镇逐步恢复往日的生活气息。12岁女孩贾小蕊背着书包,回到三江小学六年级教室,开始新学期的生活。

十多天前,也是在三江小学,贾小蕊带着弟弟、妹妹和小伙伴,提起水壶,拿起纸杯,给临时驻扎在此地参加抢险救灾的部队官兵送开水喝,让大家感到十分温暖。

从烧开水到送开水,贾小蕊跟着舅舅连续干了3天。这温暖的一幕也被网友抓拍,发布在朋友圈,并被纷纷转发,众人都为她的善举点赞。

为什么这么做?贾小蕊告诉记者:“我舅舅也是一名退伍军人,部队官兵来帮助我们,让我感到很亲切,看到他们很辛苦,就想烧口水给他们喝。”

贾小蕊的舅舅叫周武宏,曾在北京当过两年兵,其间他还去非洲的利比里亚共和国当过维和士兵。2006年退伍后,周武宏回到家乡,开了一家名为“老兵根据地”的烧烤店,希望老兵们来到这里,能有回家的感觉。

贾小蕊经常到烧烤店帮忙。空闲时,周武宏会给贾小蕊讲一些当兵的故事。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周武宏就曾带着村民给前来救灾的部队官兵烧过水喝。“这件事也给侄女讲过,她受到的影响比较大。”

时间回到8月20日。那天凌晨,汶川遭遇强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三江镇的水、电、路和通信遭到严重破坏。第二天,从微弱的手机信号中得知有部队官兵到了汶川县水磨镇,即将赶赴三江镇救灾,周武宏开着车拉水到镇上,并用烧烤店平常熬骨头的大铁桶给官兵们烧水喝。

在烧烤店对面的空地处,贾小蕊也帮着舅舅搭灶烧水。每天烧200来斤水,连续3天烧水送水,把一张小脸熏得黢黑。她还用红笔写了“免费供水”的招牌,以此招呼各地赶来抢险救灾的人。“官兵们救灾清淤很辛苦,累了喝口开水,可以解解渴。”贾小蕊说。□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柴枫桔 罗田怡 王攀



责编:冬梅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