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鏉忔灄闀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绵阳:厚植创新基因 赋能科技城建设

2020-09-24 15:08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绵阳:厚植创新基因 赋能科技城建设

“欢迎来到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云展馆’,我是智能导游小科……”9月22日,市民吴莹佳通过手机进入“云展馆”,跟随智能导游机器人小科的介绍,眼前一个个主题馆渐次展开,上千件最新科技成果置于指尖。

本届科博会首次以云端博览完整替代传统线下展会,呈现全国规模最大、展位数量最多的全场景3D建模的智能云展馆,3D建模总数超过5000个。

一场展会从“线下”搬到“云端”,看似简单的变化,却让以往需要数小时才能逛遍的展会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再看一组数据,2019年绵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52%,位居全国城市前列、全省第1位。小到展会模式改变、大到R&D经费投入,肩负科技创新重任的绵阳,正通过厚植创新基因为科技城建设赋能。

用好撬动科技资源的杠杆

良好的创新生态是推进绵阳科技城加快发展的沃土。从强化金融支撑、平台搭建等方面着力,绵阳聚焦创新要素,整合创新资源,着力为创新发展营造“软环境”。

以新型科技金融服务产品为例,绵阳在全国首创的“设备仪器贷”,已成功为30余家公司放款3500万元,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购买仪器设备资金需求问题。

绵阳柏瑞电子有限公司就是该服务产品的受益企业之一。去年10月,该公司通过“设备仪器贷”拿到170万元贷款,引进高端设备,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订单量不断上涨。以今年一季度为例,在受到疫情冲击的情况下,该公司产值也达到400万元,同比增长10%。

此外,绵阳设立了规模为7000万元的信贷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创新推出了“科创·税e贷”“专利权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50多个。在科技与金融结合上持续探索,绵阳撬动了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

建平台、促转化、育产业作为绵阳另一个撬动科技创新资源的杠杆,成效同样显著。如今,绵阳已拥有29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60余家各类孵化器,累计转化科技城创新成果1000余项。

众多平台带来的“裂变效应”,为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创造了条件:目前,绵阳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达到75.78%,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达到74.63%,均居西部城市前列;近10年来,绵阳市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1项,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从“制造”到“智造”的秘诀

一张透明薄膜能“抗住”多少伏电压?位于绵阳游仙区的东材科技给出的答案是500伏!这块电击不穿、火烤不化的“高阻燃电工聚酯薄膜”,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并于2019年荣获工信部颁发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奖,为东材科技每年创收100亿元。

从“制造”到“智造”,绵阳科技城众多科技企业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将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自身崛起的“秘诀”。

同样凭借这一“秘诀”,开发出雷管药剂自动装药系统及装药方法的绵阳企业蓝狮科技,将雷管装药这一“刀尖上跳舞”的高难度技术成功攻克,使得该领域的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得以实现。

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如何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是众多城市面临的难题,而在绵阳的破解“秘诀”里,不管是从宏观层面的创新“六大工程”,还是微观层面的对国有大型企业授权、对存量企业的技术改造投资单列考核、提高企业在科技R&D投入中的占比、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支持企业和大院大所展开协同创新、开展科技人员激励计划……都是围绕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不断地输送营养、培育壮大。

一组数据带来直观的展现:在绵阳,每天新增注册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每个月有5.7家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与2014年相比,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由119家增加至340家,2018年,绵阳企业牵头或参与的3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9年,绵阳企业参与的1个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它们中不乏新型显示、智慧家庭、新型功能材料、5G、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黑科技智造者”,本届科博会上纷纷通过“云展馆”崭露头角,备受观展个人和机构的青睐。仅科博会期间,绵阳已通过云展览、云推荐、云洽谈、云签约的方式,集中展示签约项目共计105个,签约金额已达691.73亿元。

作为中国科技城的绵阳,创新基因正不断壮大,助推绵阳成为源源不断迸发出创新活力的热土,赋能科技城高质量发展。

解码

有沉淀,才会有突破

今年的科博会相较于以往,不仅是简单改变了传统的办展办会模式,“上云”的科博会背后,需要的是大数据、人工智能、5G应用、3D建模与交互技术等众多前沿科技的支撑。此次的参展企业,如果不具备生产要素数字化的能力,则无法获得“云上博览会”的“入场券”。绵阳众多企业在“云展馆”中纷纷亮相,展现出了科技城经过长久沉淀壮大的创新基因。

4亿元以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占比达到97.39%;承担实施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国家产融合作试点等78项国家级重大改革试点任务;组建四川省首个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3年来累计服务企业11000余次;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39%。获批设立综合保税区和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这一长串成绩单就是有力的例证。

绵阳的创新基因为何能不断成长壮大?提升创新主体能力、迸发创新创造活力、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发展壮大创新产业、推进对外开放合作等是其持续推进创新的核心“秘诀”。正是有了这些领域的“沉淀”,绵阳科技城才能在推进创新上不断求新求变求突破。(四川日报记者李睿 陈冠宇)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本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