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屏山县曾经是宜宾市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县,摘帽成功两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有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屏山县纪委监委围绕中心大局,扎实开展过渡期专项监督,严查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大步向前发展。 大抓基层基础 激活一线监督“末梢” “资料上显示,村民吉某某申报的玉米种植面积是12亩,但现场复核,实际种植面积只有8亩。”日前,屏山县屏边彝族乡屏边村纪检委员任娇随机对屏边村38户村民的粮食种植面积进行实地复核,发现2户村民申报种植面积有异,及时阻止了补助资金虚报多发。 村级监督有哪些重点?该如何进行监督?屏山县纪委监委聚焦村级监督重点、难点,紧盯村级资源资产、工程项目、惠民资金等领域,优化完善“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7张,明确责任界限,规范权力运行,找准基层监督的“着力点”;探索建立“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实现线上监督一键通达,“每天通过后台查看信息情况,及时依规依纪依法处理监督问题,推进监督工作下沉落地。”屏山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来,村(社区)纪检委员充分发挥一线监督“探头”作用,向县纪委监委提出监督意见建议32条、问题线索8条。 整治群风群腐 有效遏制“不正之风”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在项目验收中走过场,导致项目资金多付9000余元。”今年7月,屏山县纪委监委在夏溪乡红岩村开展简易审批村庄建设项目问题专项治理过程中,给予违反工作纪律的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彭某某党内警告处分,并追回多付项目资金。 该案的查处,是屏山县纪委监委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而实施的小微项目开展集中整治的一个缩影。 今年来,该县纪委监委以“访廉问廉”系列活动为途径,通过“码上举报”“阳光问廉”等形式,主动下访收集群众诉求236条,目前已推动解决问题189个,剩余问题正在整改中。对收集到的群众反映集中和社会关注度高的农村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产业项目等问题线索进行集中清理,深挖细查基层干部中存在的内外勾结、滥用职权、吃拿卡要等问题,精准有力惩治腐败。 截至目前,梳理出问题线索25条,立案18件,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2人,清退追缴资金500余万元。 坚持系统施治 推动基层长效治理 “通过分析案件,我们发现随着政策的倾斜,近年来,大量资源‘下沉’到基层,一定程度上滋生了腐败‘土壤’。”对相关案件复盘后,屏山县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有关负责人表示。 问题看似出在基层干部身上,“根子”却在制度不完善、流程不规范上。对此,该县全面起底小微项目管理,针对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梳理制定“工作导则”,进一步规范小微项目发包和采购实施程序,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惠民工程真正惠及民生。 “只有坚持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才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屏山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县委关于乡村振兴总体安排部署,立足监督第一职责,紧盯县权、乡情、村点,聚焦农田粮地、三资监管、移风易俗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来源:四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