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邓俐)“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彻底改变了‘小病拖、大病扛、实在不行见阎王’这种现象,农民从新农合制度、从医改中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11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卫健委)在重庆市忠县就重庆等多地深化医改典型经验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卫健委体改司监察专员姚建红在回答农民日报记者提问时详解医改“农民福利”如是说。 “应该说,我们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农民服务占了很大部分。”姚建红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集中了医疗、医保、医药几个方面,就是经常说的“三医联动”。
新闻发布会现场 首先是医保制度,医保制度给农民的优惠是实实在在的。多年前,中国农民曾有“小病拖,大病扛,实在不行见阎王”的现象,经过这些年改革已经没有了。为什么?是因为建立了新农合制度。我们国家的新农合制度2003年启动试点,当时中央财政为中西部地区人均出10块钱,地方财政为每个农民再出10块,农民自己出10块,一共30块钱,东部就是地方政府财政出资20块。这些年,财政补助水平大幅度增加,到2018年已经到了490块钱了,翻了多少倍!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幅也远远没有这个速度,说明国家对农民尤其关心。另一项制度是城镇居民医保制度,是面向城市当中没有固定工作或无正式工作的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我们现在共有三大医保制度,新农合、职工医保、城镇医保,最近把新农合和城镇医保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每年深化医改任务都对医保工作提出要求。2009年启动医改以来,国家和地方的新农合目录多次调整,不断扩大保障范围,让农民更多的受益,所以原来是不敢去医院,现在是敢去医院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功劳,就是对于农民提高了他们的支付能力,这是第一条。 其次就是医疗改革,让农民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医改有三句话,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姚建红举例说,第一,是把城市的大医院的服务送到农村,通过“医联体”或者“医共体”的方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服务。第二,培养订单式的定向医学生,如果高考的时候报考,国家给予学费补助,毕业以后专门到农村的医疗机构服务。很多学生是来自农村的,他们回到农村工作能够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提供服务。第三,在医疗领域有很多的新业态和新形式,几年前乡镇卫生院经常抱怨,没有放射科大夫,没人会用这些设备,现在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了。我们有一句话叫“基层拍片、上级诊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拍片通过网络传输到县级医院,然后很快就给出诊断。原来要看病从村里到乡里再到县里,成本是很高的。通过这种新型形式,在成本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基层医疗服务条件和体验都有明显的改善。“记得20年前,我刚来卫生部工作时,亲眼所见当时的乡镇卫生院是破破烂烂的,有一句话是1/3的乡镇卫生院过得还可以,1/3的卫生院半死不活,1/3的乡镇卫生院要关门了。现在,到各地去,明显感受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条件改善很多,有些甚至是当地乡村的主要亮点。” 第三是关于药品的。“一方面,我们通过取消药品加成,建立医疗机构新的运行机制。比如,现在抗生素的使用比例下降了50%以上,原来很多是不合理的。因为抗菌素用多了以后不仅是增加经济问题,还会增加耐药性。所以,医改要通过各种改革措施,让医院、医生能够尽量合理用药,科学用药。”姚建红介绍,另一方面是进口抗癌药价格的下降。新一届政府组成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有关部门做了很多工作。同时,最近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就是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加上7个副省级城市,组成一个体量来谈判,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降低药价。药品费用是医疗费用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要控制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加,除了合理使用之外还要降低药品的不合理价格,让其回归正常的范围。 此外,就是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要求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长期以来,医改一直将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善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很重要的内容。国家财政给了很大的投入,目前,一个老百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达到55块钱。主要是通过公共卫生服务,减少疾病的发生,延长人的寿命。 “我们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过去的几年当中应该说是取得很大成效的。我本人也是来自农村,从我自己的家庭,也看到农民医疗卫生条件向前进步的历史。”姚建红诚挚地表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和城市居民应该享受更多的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这给我们带来很多挑战。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就是全中国老百姓在同一个制度下共享一片蓝天,共享美好的青山绿水,也共享我们医疗卫生服务。所以说我们国家在投入、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要用更大的力度,让老百姓享受更好的服务。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更加向往,但是我们的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改革永远在路上,我们要更加努力,让各项政策更好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