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8日,习近平同志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州玉龙新区布依族寨楼纳村问农事、讲政策、谈发展。自此,楼纳开启了美丽乡村建设系列工程,并为各地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楼纳样本”。 其实,楼纳的转型是被“逼”出来的,发展之路更是一波三折。 “楼纳”是布依语的译音,意为美丽的田坝。昔日的楼纳,山峰很美,田园也很美,人却很穷。尽管坐拥千亩良田,但村民种植的土地零星细碎,管理不好,产量低。即便是风调雨顺的年份,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与大市场也难以有效衔接,往往陷入“谷贱伤农”的尴尬境地,土地的收益与农民的期望值越来越远。 2005年,村两委探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之路,带动老百姓种黄花梨和晚丰梨。但由于没有技术支撑,村民普遍管护不到位,梨子产量低,品质不高,市场不畅,收益不好,农民积极性受挫。小农经济年复一年的失败,倒逼楼纳人思考:换一种经营方式或许能富起来?于是,村两委班子“走出去”,到四川、云南等地学习,取“发展经”。最后决定:实行土地流转,引进公司发展产业。 然而,听到消息的村民立马炸开了锅:土地流转出去收不回来怎么办?租金不够吃饭怎么办?土地是命根子、是饭碗,手里有地,才不心慌。“优先聘用村民打工,让农民变工人。”村两委提出的解决办法让大家吃了“定心丸”。 2011年下半年开始,楼纳村按照“把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农民把土地交给经营能手经营”的思路,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土地流转模式,先后引进多家大型涉农企业,在村里大力发展多样化农业。今年,村里又流转土地450亩,用于发展有机稻种植,主要种黑米和红米。经过三轮的土地流转,楼纳村已流转土地2000多亩,建成200亩花卉基地、300亩中药材、200亩鱼腥草、300亩百香果、400亩有机水稻基地,还有枇杷、紫花薯、樱桃、蓝莓、桑葚等精品水果基地。引进的几家企业每年能解决1万人次就业需求。2011年当地农民人均收入3896元,到2018年底,人均收入突破了万元。 村里第一轮土地流转时,村民韦玉秀就把家里3亩地流转给企业发展产业,按照田每亩1000元,地每亩800元的租赁合同,她每年通过土地流转收入2400元;丈夫到附近打零工,她也在村里的农家乐找到了工作。“我们这边条件好了,周边开农家乐的也多,我们就来上班,工资2000元一个月,离家近可以照顾老人小孩。”韦玉秀说。 万峰林环抱的楼纳,有着独具民族风情、雕栏花窗、古香古色的民居,而布依族铜鼓图腾的运用,更是增加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民族感和厚重感。这样的风景和环境,让楼纳人动起了发展乡村旅游的脑筋。 过去,楼纳村民居住的大多是破旧的瓦房,形态各异,杂乱无章。2008年,楼纳村启动了乡村规划。根据历史、文化、资源、环境条件,精心设计载体,展示风土人情,彰显村庄魅力,保留自然、清新、古朴的味道,致力于留住“乡愁”。 2011年,村民黄婷英依托村里的田园风光和离城近的优势,在村里开起了第一家农家乐,取名“悠然”。如今,悠然农家已经发展成为当地颇有影响的乡村小酒店,生意好的时候一天有100多人用餐,一年下来收入超过10万元。同年,村里的“阿香农家乐”也开张了,“布依特色菜”也开起来,田园乡村客栈也开了起来。目前,楼纳村已经有16户人家办起了农家乐和乡村客栈。 如今的楼纳,千亩良田绿意盎然,工业化农业、多元化农业、生态观光农业让古老的土地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栋栋民居,雕栏花窗,古香古色,精致的细节透出生活的富足与惬意;民宿酒店,庭院花意正浓,品一杯香茗忘却尘世喧嚣,多少城里人在这里度过禅意时光;入夜的楼纳广场,动感的节奏,欢快的舞步,村民的健身操跳得丝毫不比城里人逊色……一幅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正在楼纳铺开。 (本文节选自《从脱贫解困迈向乡村振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贵州“百村调查”》一书,编者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