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转化’,本质是如何使生态产品转化为生态资产,如何评估生态资产的生态价值,如何使生态价值体现为经济价值。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实现“转化”的关键路径有五:一是自然资源的权属界定。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要经过生态产品交易,交易的前提是产权明晰,因此首先要确定自然资源权的属定。二是科学核算生态产品所蕴含的生态价值。可以采用生态产品总值(GEP)的核算方法,计算一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提供的所有生态产品的货币价值总量,综合核算生态产品的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生态系统最终产品、生态产品的功能量。三是搭建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之间的转化通道。在生态价值核算的基础上,构建生态产品交易市场,通过找到中间委托品(如生态农产品、生态旅游等),实现其从公共品向市场品的转化,从而转化为经济价值;四是对不能直接体现经济价值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进行补偿。有些生态产品和服务难以找到委托品或市场交易载体,难以直接进行市场交易,需要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生态补偿,进而弥补生态产品提供的正外部性,降低区域、企业或个人的生态环境保护成本,提高保护意愿;五是通过科技创新、机制保障、共同参与来实现生态价值的提升,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福祉。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和需求变化可以使“污水荒山”变成“绿水青山”,进而成为“金山银山”,因此创新机制可以实现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提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机制的核心是市场交易机制、政府规制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市场交易机制关键在于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实现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的结合。探索生态价值核算机制,解决定价方法和定价机制问题,为产权制度和价值转化奠定基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培育资源环境市场交易体系,推动环境信用市场的完善,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资产保值增值。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政府规制机制关键在于既遏制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又彰显优质生态环境的正外部性。综合利用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两类环境规制政策,实现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一致。加大监管执法力度,遏制污染存量,倒逼绿色转型。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动部门齐抓共管、发挥合力。特别注重将绿色科技成果转化为生态经济的重要支撑,促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耦合;生态补偿机制要推动纵向补偿和横向补偿的结合。对具有显著公共物品属性的部分,要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生态补偿力度;对于可能进行生态产权界定的部分,要着重探索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的核心特征是在全社会自愿参与的基础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升和生态文明建设参与程度的提高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长期基础,是保住“绿水青山”存量、加大“绿水青山”增量、倒逼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高“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率的根本保证。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