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渔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新要求、新方向。我市山区水源缺乏,池塘分散、规模小,但近年渔业生产水平屡创新高,渔业科技功不可没。其中,重庆创新推广的“稻田养鳅”“池塘种稻”等绿色健康养殖新技术、新模式,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化渔业转变。去年,重庆水产品产量达到53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69亿元,人均纯收入1.8万元,渔业发展水平跃居西部前列。 最近,黔江区水市乡新安村海拔1000米的大山上,返乡创业青年孙小华干了一件令村民瞠目结舌的事:他将100多亩撂荒了六七年的梯田流转下来,全部开垦成一丘丘错落有致的水田,计划在水田里边种水稻边养鱼。 “山区土地为何撂荒?其实,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种地不挣钱!我的稻田养鱼,亩产纯收入能达6000元。”孙小华这样给村民答疑,“我放弃高薪回来创业,就是要带领大家改变以往传统种植方式,通过立体农业让水田产生叠加效益。” 和新安村一样,重庆大部分农村地处山区,平地少、落差大,可利用水源缺乏,渔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但是,我市深入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立体渔业、生态渔业,创新出了“稻田养鱼”“池塘种菜”“水库有机鱼”等渔业发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渔业之路。 去年,我市水产品产量达到近53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69亿元,人均纯收入1.8万元,渔业发展水平居于西部前列。 水稻田里“养鱼虾” 实现“一田双业、一水两用、一季多收” 水田种稻这种单一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以往重庆市水田利用的主要模式。然而,别的村民种植一亩水稻纯收入不到1000元,孙小华为何能翻六倍? 这,还得从他去年的一次经历说起。 孙小华今年34岁,原本在黔江城区某公司担任总经理,每次回家探亲都对农田荒芜之景感到痛心。2018年初,他从区水产站了解到“立体农业”的概念,并得知外地“稻田+”生态立体农业模式成功示范,当即决定要回老家大干一场,让荒芜水田再次焕发往日生机。 他多方考察、学习取经、请教专家后,毅然决定放弃城里事业回乡创业。2018年,他把新安村龙洞泉水口下200亩梯田流转下来,因地制宜发展“稻田+泥鳅”生态立体农业。 他请人在稻田里开挖出一条水沟,把泥鳅放养在水沟里。平日里,他的水稻杀虫不打农药,让泥鳅吃田里的虫子,兼用太阳能杀虫灯等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遵循自然界的共生规律,稻田使用生物有机肥料;喂养泥鳅也不投饲料,泥鳅的食物全部来自稻田内的天然饵料。 水稻一片金黄时,孙小华就往水沟投放地笼,适时将泥鳅捕捞销售。待水稻采收完毕,他又将剩余泥鳅全部捕捞上岸。 “稻田养鳅零农药、零施肥、零添加,生产的稻谷和泥鳅都是绿色农产品,供不应求。”他向重庆日报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每亩水稻收获大米500斤,卖价10元一斤,卖5000元;每亩收获泥鳅100多斤,卖价30元一斤,卖3000多元。除去成本,每亩纯收入达6000元。与单种水稻相比,亩纯收入能多5000多元!” 孙小华的“稻田+泥鳅”养殖模式在村里一炮而红。今年初,隔壁茶园村一家合作社理事长谢代国找到了孙小华,希望和他抱团发展200亩稻田养鸭。 “今年,我的‘稻田+’养殖模式还带动周边158户村民发展了500亩,其中包括32户贫困户。”孙小华说。 如今,重庆市有潼南、大足、武隆等20多个区县都在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通过“稻渔共生”实现了“一田双业、一水两用、一季多收”,令有限的土地资源焕发出新的生机。 “利用稻田水体养殖鱼类等,是生态立体农业中,见效快、土地利用率较高的一种方式。”市水产总站二级研究员李虹介绍,今年,重庆市“稻渔共生”种养面积将达到50万亩以上,总产值预计超过20亿元。“稻渔共生”不仅鼓了山区农民的钱袋子,还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添了新动能。 池塘出现“黄金组合” 水下鱼儿们游得欢,水上农作物长得旺 4月22日,垫江县周嘉镇爱国村一口60亩大池塘里,创业青年欧勇划着一条小船忙个不停:他要用浮板开辟出10亩“水上土地”,为即将栽种的“五彩稻田”作准备。 这一天,欧勇的同行——隔壁村皓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文华,也忙着将“水上花盆”丢进池塘,并设计摆出了各种各样新奇的造型,准备种下鸢尾、再力花等面积约560平方米的花卉。 他们为何要费尽心思在池塘里种植物? “我给你讲一个我的惨痛经历吧!”欧勇向重庆日报记者卖起了关子,讲起了他养鱼的几次大事故。 今年33岁的欧勇于2014年来到爱国村创业,承包了152亩池塘开始进行高密度养鱼。刚开始,经多方取经与学习钻研,他的高密度精养池产生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亩产量能达到3000斤、亩产值近2万元。 可就在第二年夏的一个早晨,正当欧勇沾沾自喜地准备为一个大订单打捞草鱼时,眼前的场景令他当头喝棒:池塘水面漂浮着密密麻麻的一层鱼!打捞上来一过秤,整整10000多斤。不久,另一口池塘也随后同遭此难,30000斤鱼全军覆没,损失20余万元! 他赶紧请来养鱼专家查找原因,发现罪魁祸首是池塘低溶氧和氨氮超标,导致水质富营养化!而这些氨氮的主要来源是:鱼类粪便、残饵、肥料。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净化池塘水质,“可是,减量势必减产,有没有一种双赢的方法呢?” 县水产站站长高能波建议他开展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研发的池塘“鱼+水生植物”立体种养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通过在老旧鱼塘水面种植蔬菜、水稻、水果等喜水植物,“吃”掉池塘中的鱼类粪便。池塘里的鱼生病少,品质优,还能形成农作物与水生动物间互利共生和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2017年春,欧勇向县里申请承担了“鱼+水生植物”立体种养试验示范项目,并将一个个“组装式”浮床安装在60亩大的池塘中,在浮床上种下了水稻。按照专家的指导,他不再向池塘施肥、用药,水稻也不喷洒农药。 “真没想到,通过实施‘鱼+水生植物’综合种养模式,既取得很好的养殖效果,还有生态和经济效益,让我实现了‘三赢’。”欧勇说,第一年的效果就令他出乎意料,“水稻可消耗多余的氨氮,一年节约近6000元鱼药和水电费用;10亩水稻产7000斤绿色鱼稻,按10元一斤算,还增加7000元的收入。最为关键的是,当年,这口池塘没有出现死鱼现象!” “重庆山区水源缺乏,池塘分散、规模小,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养殖效益比较低。拿2015年来说,全市池塘总面积84.3万亩,产量40.7万吨,平均单产仅有483公斤/亩,远低于全国池塘平均产量。”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高级工程师翟旭亮介绍,“经过多年成功试验,池塘‘鱼+水生植物’立体种养模式,为解决池塘水体水质富营养化、池塘水体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发展路径。” 目前,他们又扩大种植了黑麦草、草莓、花卉等二十余个品种。每年全市池塘通过实施这种模式,消纳N、P元素931.8吨,相当于当量种植业所施5263吨碳酸氢铵氮化肥量。 水下的鱼儿游得欢,水上的植物长得旺。三年来,我市建立了60几个池塘“鱼-水生植物”生态循环技术示范点,示范面积达到5500亩,在潼南、巴南、璧山等37个区县累计推广面积近26.8万亩,实现总产值近50亿元,新增纯收益7.1亿元。如今,这一技术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业主推技术。 水域牧场送“厚礼” “一投三不投”,产出有机鱼 4月22日下午,大洪湖长寿区万顺镇段,湖面烟波浩淼、波光粼粼、水鸟成群。就职于大洪湖水产有限公司的王晓峰,正组织几个渔民忙着拉网捕鱼。尽管价格每公斤高出市场价3至4元,但刚捕获的20多吨“生态鱼”很快被商贩抢购一空。 大洪湖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修建的人工湖,设计为库容3.68亿立方米,也是四川邻水、重庆长寿两地群众生产生活的水源地。多年前,湖内盛产的丰富鱼产品,为周边渔民带来了财富。然而十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两地渔民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水库沿岸拉起了密密麻麻的网箱网栏,向湖中投放大量粪便、化肥等进行“肥水养鱼”。久而久之,一湖清水逐渐污浊,从Ⅱ类水质降为IV类水质,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 为此,长寿与邻水两地下定决心治理大洪湖流域污染问题,各级各部门集合力量展开了专项行动,全面取缔了湖内所有网箱、网栏。同时,为了创造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政府还建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田无公害种植,避免周边污水直入湖内。 作为大洪湖水域长寿段的承包经营者,大洪湖水产有限公司清醒地意识到,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养不出好的生态鱼,也达不到持续高效生产。只有保护好这一湖水,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的财富。 可是,像这样的水域牧场该如何走生态养鱼之路呢? 他们探索出来的模式是,“一投三不投”,白水养鱼。即只投鱼种,不投饲料、不投肥料、不投药物。同时,还将大数据运用到水体检测、鱼苗投放、捕捞记录等方面,严格管理每一个生产环节。 经过八年的自我净化,大洪湖重回往日Ⅱ类水质,水中容氧量由2毫克/升提高到6毫克/升。两地所喂养的鱼具有野生品质、味道鲜美、不含重金属,在市场上广受欢迎。尽管价格比同类产品略高,这里的鱼仍供不应求。 到2013年,大洪湖达到有机水质标准。大洪湖水产有限公司立即抓住这一契机,先后成功申报了白鲢、翘嘴红鲌、甲鱼等8个鱼产品的有机水产品认证。 “‘一投三不投’让我们实现减产增效的目标。”程光杰说,每年,他们的投鱼量从原来的80余万斤减少到40余万斤,捕捞量也从300万斤降至180万斤,但总产值从1000多万元增长到2000万元。本报记者 张国勇 汤艳娟 实习生 刘雨桐 专家谈》》 重庆山区渔业发展 要巧妙“思变” 重庆山区渔业条件先天不足,如何扭转发展劣势,成功实现转型升级,是渔业从业人员及渔业管理部门普遍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重庆渔业人发扬“爬坡上坎、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发作为,不断探索渔业绿色、生态发展新路径,利用有限资源创新发明了多种新型养殖技术。 此外,面对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渔业人还研发了以池塘“一改五化”技术等生态循环养殖技术,有效减轻了池塘尾水排放,推动了池塘生态化改造和现代化管理,促进了池塘养殖的改造升级。 重庆渔业人的探索实践有力证明,未来山区渔业发展还应巧妙“思变”,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渔民要加快接受采用现代绿色健康新技术、新模式,构建我市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促进渔业生产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渔业产业发展空间,延伸增粗渔业产业链条,从而提升渔业发展质量效益。
(市水产总站二级研究员李虹) 责编: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