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第一届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论坛现场

2018-10-25 17:02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第一届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论坛现场

  本网讯 孙晶晶(记者 魏小兵)10月24日,值第九届国际淡水豚日之际,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了“第一届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论坛”。

  长江江豚是我国长江特有的鲸类动物,也是世界唯一的营淡水生活的鼠海豚科动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被誉为长江生态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是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旗舰物种、长江淡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物种。其中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节点和生态屏障的鄱阳湖不仅承载了几乎全部的西伯利亚白鹤越冬,同时也承载了近半数的长江江豚,被誉为长江江豚最后的避难所。因此在保护长江江豚的工作上,鄱阳湖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全面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有关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推动江西省长江江豚保护工作,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格局,参加本次论坛开幕式的领导和专家学者有江西省副省长胡强,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秘书长周桂玲、,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宣院士、殷战副所长、王丁研究员、王克雄研究员,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管理监督办公室黄晓发副巡视员,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李彦亮会长,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高勇副所长,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网络发展执行总监朴尚德、CEO卢思骋,江西省农业厅胡汉平厅长,江西省水利厅罗小云厅长以及研促会的各位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省内外从事长江江豚保护工作的资深专家和学者等。

  江西省副省长胡强在论坛上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江西全省上下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有机结合,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以“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持续开展“清河行动”,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环境,努力守护好江豚栖息的家园。一是全面推进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印发了《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鄱阳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重点整治鄱阳湖流域中江西境内对生态环境影响较为突出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港口污染以及水域采砂等5个方面问题,全力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二是加大江豚保护力度。在全省建立水生生物保护区35个、面积约23万公顷。严格落实禁渔制度,启动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沿江滨湖地区持续开展渔业执法“亮剑”专项行动和水生生物保护区“绿盾行动”,江豚保护初见成效。根据《长江流域渔业生态2017年公报》显示,鄱阳湖江豚种群数量稳中有升,已占长江流域江豚总数一半以上。三是开展非法码头整治工作。2016年以来,江西省共拆除长沿沿线非法码头77座85个泊位,并计划今年底取缔鄱阳湖沿岸非法码头86座,规范提升51座。四是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活动。出台《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开展长江河道、鄱阳湖区非法采砂专项整治以及鄱阳湖区采砂船清理等专项行动,推进鄱阳湖区联谊联防执法机制,设立省级集中停放点,鄱阳湖水域实行采砂船舶集中停靠、统一管理。

  胡强表示,“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举办第一届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论坛,为我们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探讨长江江豚保护对策,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意义重大。通过这次论坛,能够让各位领导和专家更多的了解江西,了解江西在生态文明建设、鄱阳湖江豚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为江西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秘书长周桂玲在致辞中说,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系物种、平衡自然、保护地球家园。同时,生物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具有宝贵的开发利用价值,对于加强农业、创新科技和促进发展都十分重要。199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强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之所以是全人类共同关切的事项,是因为人类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内在价值和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的生态、遗传、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和美学价值,同时也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进化和保持生物圈的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性。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是事关人类繁荣进步的发展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基础,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我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目前,我国各类陆域保护地面积达17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8%,提前达到《生物多样性公约》要求的到2020年17%的目标。超过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89%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都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保护。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野外种群逐步恢复,大熊猫、东北虎、东北豹、亚洲象、朱鹮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麋鹿曾经野外灭绝,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重新引入,种群数量稳步上升,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功典范。在今年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上,生态环境部和中科院联合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目录,长江江豚由濒危上升为极危。鄱阳湖被公认为是“长江江豚最后的避难所”,从某种意义上讲,此次论坛的召开对推动当前我国的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具有很强的典型示范意义。

  江西省农业厅胡汉平厅长站在鄱阳湖长江江豚主管部门的角度,对全省江豚保护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可操作性措施的建议和意见。胡汉平说,根据2017年《长江渔业资源公报》显示,鄱阳湖江豚数量稳中有升,种群数量达457头,占长江流域江豚总数一半。鄱阳湖已成为了江豚最重要的栖息地和保护区

  江西省水利厅罗小云厅长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阐明了涉水行业的工作者面对大自然应有的姿态,表明了保护鄱阳湖流域水生态的决心和信心。江西水利部门不断加大鄱阳湖的保护力度。先后编制完成江西水资源保护规划、长江岸线开发利用和保护总体规划、长江经济带取水口入河排污口布局规划等,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起草了《江西省关于推进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为鄱阳湖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开展鄱阳湖水质监测,实施了水质监测“百大哨口工程”;2015年底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党政同责、区域和流域相结合、覆盖全省所有水域的省市县乡村五级组织体系;颁布《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江西省湖泊保护条例》,依法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与此同时,江西省坚持“调枯不控洪”“建闸不建坝”理念,稳步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共同推动鄱阳湖乃至长江干流长江江豚的保护,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与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在论坛开幕式上还签订宗旨意在推动和促进鄱阳湖及长江干流长江江豚的保护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鄱阳湖及长江干流长江江豚研究和保护相、境内外社会公益组织筹款参与长江江豚研究、保护等有关事项合作。本次论坛由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承办,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等协办。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胡振鹏主持了本次论坛。

  

  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理事长王丁(图左)、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胡振鹏(图右)签约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