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线旁,“红马甲”们挥动手中的小红旗,文明劝导,引导市民走文明路、开文明车、做文明人,营造文明礼让之风; 田间船头,宣讲员们深入浅出,用“百姓话”化“繁”为“简”,以“身边事”化“虚”为“实”,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党的声音; 文化礼堂里,一支支“红色文艺轻骑兵”用歌声、用舞蹈播撒新时代文化种子; …… 在舟山,像这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在通过各种方式融入老百姓的生活。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大举措。 今年以来,舟山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特别是定海区,作为全市唯一的省级试点县区,全面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搭建平台、组建队伍、塑造品牌,从城市到乡村,“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三级组织架构,加强改进农渔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用行动回答了文明实践“在哪做”“谁来做”“怎么做”等问题,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浸润百姓生活。 扎根 连点成片打造文明实践“特色阵地” 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哪做”?有阵地才有根基,有活动才有活力。 走进定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个以“德行定海山 文明我在行”为主题的展厅跃然眼前,展厅里摆放着定海区各个志愿者服务队伍的照片及其区块分布图。面积不大,却涵盖了全区文明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互动体验等功能。“经常有志愿者服务团队来这里搞活动。”定海区文明办工作人员介绍道。 在各镇(街道),非遗文化传承基地、三毛文学体验集、“百姓之家,文明驿站”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站、文明实践点也随之建立。 马岙的“一把扫帚”是不少舟山人熟知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之一。走在马岙街道青巷,便能看到立在墙角的“一把扫帚大家扫”微民约木质牌,木质牌上印刻着用舟山方言约定的“和睦邻里、爱护环境”的公约,上面还有附近居民的签字承诺。木质牌两侧都有一个小门,里面摆放着扫帚和簸箕,供村民清扫自家庭院和街巷使用。 马岙村党支部副书记林凯华介绍:“提出‘一把扫帚大家扫’的口号,除了引导村民保持自家院落的干净外,也进一步灌输了‘隔壁邻居自家人’‘上门来的都是客’这两个文明理念。” 签字亮相、守约践诺、文明行动……“一把扫帚”文明实践点搭建起来后,村民们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践行着微民约,村环境卫生大大改善,村民和邻里、游客的关系也更加和谐。 其他镇(街道)同样整合当地资源,搭建起具有特色的文明实践点。如双桥街道,将木偶戏引入文明实践所中。 当地的紫微“侯家班”布袋木偶戏是舟山较为活跃的木偶戏剧团,也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街道综合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3楼,有一间布袋木偶戏工作室,里面摆放着各种造型的布袋木偶、锣鼓等。“我们邀请了木偶戏传承人侯雅飞定期来为社区里的爱好者进行培训上课,目前已经有10多位爱好者定期聚集到这里进行唱腔、操作等学习。”双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小沙街道则打造了以三毛文学体验项目为主的文明实践所,集合三毛祖居、三毛主题公园、三毛会客厅、庙桥社区文化礼堂,打造一条三毛文学体验路线,让游客可读、可看、可赏、可写,同时,打开文化礼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模式,让三毛文学体验之旅更加生动、更富体验性。 岑港街道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开设了“百姓之家,文明驿站”。街道利用文化活动中心的乡村书房、全民健康中心、文化展厅、多功能厅等功能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形式多样的阵地和平台,连点成片,实实在在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也扎牢了文明实践中心的根基。 浸润 “海味”宣讲团用“土教材”讲活“新道理” 文明实践活动接地气,才有生命力。 不久前,定海区干览镇龙潭村的微言说理讲堂里,人头攒动。往内望去,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坐在其中,正用一口地道的舟山方言,围绕“礼赞新中国 奋斗新时代”,结合农村实际,讲述新时代的变迁。他的每句话通俗在理,围坐的老百姓们听了,不时拍手表示赞同。 这位讲师叫严贤丰,是干览镇薪火宣讲团的负责人。他的团队目前共有10名草根宣讲员,并配有一支由40名文艺表演志愿者组成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宣讲小分队。近年来,这个宣讲团以“乡村强音”“身边故事”“红色剧场”“百姓课堂”等形式,“学授说演育”齐上阵,定期下村企、入田间、上船头、进文化礼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将党的政策、先进文化传递给群众,发挥了宣讲凝聚人心、服务发展的积极作用。 像这样紧贴基层的宣讲团队,定海区不止一个。盐仓街道的军嫂义工艺术团,用歌曲舞蹈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唱出来、跳出来;金塘岛的“老板娘联谊会”,把与企业发展建设相关的上级政策内容整理后,与员工交流学习;昌国街道“好声音”宣讲队,用居民“看得见的事、听得懂的话”开展宣讲;马岙街道“礼堂说事”乡音团,以“评评事”“议议理”起头,为群众解读新理论…… 而这些充满了“海味”的宣讲团队,统统被纳入到定海区理论宣讲“连锁超市”之中。 理论宣讲“连锁超市”,是定海创造性探索出的一种理论宣教新模式。当地把全区152支宣讲团队、2760余名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较强宣讲能力的宣讲人员组织起来,建起“总店-分店”式组织架构:“总店”是定海区委讲师团,下设理论宣讲“名嘴工作室”;“分店”则是镇(街道)、社区(村)两级各类基层宣讲团。通过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配送”,牢牢把握宣讲导向,提升宣讲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据不完全统计,定海理论宣讲“连锁超市”已开展各类专题“配送”1600余场次,受众15万余人次。 今年7月,定海区进一步整合宣讲资源,启动“理论惠民”宣教大联盟,成立了时事政策、法律法规、文明创建、健康传播、红色记忆等22支主力宣讲团队。他们将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及农业科技、医疗保健、文化文艺等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重要内容,深入机关、企业、学校、农渔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开展“宣讲进万家——定海有你”主题宣讲活动。此外,定海还将经常性组织宣讲团队开展宣讲研讨,邀请带班名师开展业务培训,发挥资源整合、人才聚集优势,进一步提高宣讲水平。根据各宣讲团队自身特色,宣教大联盟也将制定不同主题的宣讲菜单,由群众“点单”,宣讲团队“送课”,助力提升理论惠民实效。 开花 志愿服务 浇灌文明之花遍地绽放 近日一大早,在定海区小沙街道长白岛三龙村蛟龙码头,几个渔民正拿着袋子,将船上的垃圾清理到码头上。他们的渔船刚刚回港,这趟出海产生的垃圾,光是饮料瓶就有上百个。码头上摆放着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3个垃圾桶,渔民们将垃圾进行整理后,分别放进这3个垃圾桶内,忙得不可开交。 原来,日前小沙街道成立了一支海上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船队。参与船舶共有15艘,涵盖船员约150名。 为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到位,“东海渔嫂”志愿者服务队也参与其中,承担起文明干预、普法劝导和垃圾分类宣传的任务。“渔民们每次回来,我们‘东海渔嫂’都会通过微信群互相告知,然后在码头帮他们处理带回来的垃圾。”小沙街道三龙村妇联主席王娜红说。 不难发现,志愿服务已成为岛城的新风尚,在海上,也在城市里。走在定海街头,经常可以看到拿着抹布、拎着水桶、身着红马甲的“城市啄木鸟”志愿服务队,他们认真地擦洗着道路两侧的护栏,让道路护栏变得焕然一新。 “城市啄木鸟”是定海区创立的志愿服务品牌。该品牌以“党政主导+团委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四位一体为工作模式,第一时间发现和整改城市管理、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城市啄木鸟”志愿服务品牌线上设有“城市啄木鸟”平台,承诺10分钟内受理市民所提问题,并及时反馈整改落实情况;线下设有“城市啄木鸟”志愿服务队,积极为城市建设管理找漏洞。 这支志愿服务队中有刚上幼儿园的儿童,也有年过花甲的老人,都是采用自发报名、单位组团、街道承接等方式吸纳进来的。截至目前,“城市啄木鸟”志愿服务队累计参与志愿服务16000余人次,处理问题1300余个,群众满意度达100%,基本形成了“全民参与、即事即办”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 除了“城市啄木鸟”志愿服务项目外,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做一天守书人”等10余个项目也在定海区持续开展。据统计,截至目前,定海区志愿者注册人数已达38065人,志愿服务时数达82.3万小时。 为加大志愿者队伍建设力度,定海还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下设13支志愿服务队伍,并增加农林、科技、司法、妇联等志愿队伍。每支志愿服务队伍推出一张志愿服务菜单,形成一张全区性的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总菜单,为基层群众提供“点单式”服务。同时,创立“全民阅读、全民学艺、全民善行”文化服务品牌,打造集资讯获取、志愿服务等为一体的“三个全民”APP,方便市民通过该APP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今的定海,志愿服务从城区向乡村扩展,区、镇(街道)、社区(村)全覆盖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已初步形成。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定海也涌现出不少典型。比如年近八旬、从事公益事业20余年的“爱心奶奶”郭玲娣;又如退休后,仍带领定海“美之声”演唱团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将一场场精彩的文艺演出送到群众身边的团长曹杏娣。还有有叫必到,常年义务为群众修理家用电器、管道线路、楼道灯的“亮亮师傅”宋峥;不论寒暑,亲手为城区海山桥、南珍桥、洞桥清洗污垢的“洗桥阿婆”殷桂兰…… 一花能引百花香。在常态化建设志愿者队伍的同时,定海不忘弘扬这些先进人物的志愿精神,为各志愿服务队伍提供优质的服务指导,推动文明实践活动“遍地开花”。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这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花,正飞入岛城千家万户之中。 接下来,在定海积极探索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基础上,舟山将继续拓展文明实践工作,力争2020年做到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