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村里通了路 牧民迁新居

2020-03-30 11:0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位于川西高原的四川藏区,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今年2月,随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壤塘县、阿坝县等16个藏区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加上此前已有的16个藏区县退出贫困序列,四川藏区已全域脱贫摘帽。

  走进四川藏区大草原,沿途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漂亮的藏式新居,曾经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状况得到改变,牧民看病、子女上学、卫生饮水等诸多难题也得以解决。在四川藏区,近10万户农牧民住进藏区新居,30多万藏区群众告别了点酥油灯的时代。

  “对口帮扶的成都银行帮我们修建新房,购置家具、电器,还帮我们拟订下一步的产业发展计划。”2019年5月,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窝公乡村民多珍一家搬进了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在这里,和多珍一起搬进来的还有18户贫困群众。

  交通曾是四川藏区脱贫攻坚的“拦路虎”。为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四川藏区不断改善交通条件,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为藏区群众外出就业提供保障,很多沿路藏区百姓还端起了旅游新饭碗。

  近年来,四川建成通航甘孜稻城亚丁机场、阿坝红原机场,开工建设川藏铁路成雅段和雅康、汶马高速。雅康高速的建成,结束了四川藏区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让高原天堑变通途。此外,“十二五”以来,国网四川电力先后投入超过400亿元,建成了新甘石电力联网工程、甘孜州“电力天路”工程、川藏电力联网工程等,实现藏区全部县域电网与四川主网相连,让藏区群众从“用上电”迈向“用好电”。

  一大早,阿坝州黑水县沙石多乡甲足村村民南卡头就在自己开的养殖场里忙活起来。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带领驻村工作队因户施策,在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的扶持和引导下,南卡头掌握了疫病防治、快速育肥等标准化养殖技术。2016年,他和几户村民一起成立了村里第一个专业合作社,当年就实现纯收入4.7万元。曾经的贫困户成为村里的脱贫典型,南卡头说:“国家的帮扶政策好,我们也要自力更生!”

  在甘孜州炉霍县的“飞地”园区蔬菜大棚内,吉绒村村民曾兴容正在熟练地采摘番茄。2018年,在园区种植番茄让她顺利脱贫,“最高兴的还是学到了番茄种植技术,长了本事。”

  遵循高原藏区的既有优势,培植特色产业事半功倍。2019年,四川藏区“飞地”产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68.5亿元,是2017年的3.2倍,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53.5亿元。

  此外,四川出台实施《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取消对藏区州县的GDP考核排名,全面落实生态补偿政策。

  “过去只有城里才有幼儿园,牧民是放牧放到哪儿,孩子就背到哪儿。”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依吉乡小学校长仁青这样说。

  2016年,四川全面实施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在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基础上,还免除民族地区公办幼儿园3年保教费和公办普通高中3年学费、教科书费。

  在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一间培训教室里,藏族姑娘肖芳正在给即将上岗的地铁司机们讲课。别看她是“90后”,却已在地铁线上开车多年。肖芳是四川省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的首批受益者之一。2012年通过考试当上地铁司机后,她成为第一个驾驶行程超10万公里的成都地铁女司机。

  截至2019年8月,四川民族地区学前3年入园率由2010年的19.39%提高到83.2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2010年的44.69%提高到77.59%,基本实现了民族地区与全省教育同步发展。

  2013年以来,四川启动实施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涵盖藏区新居建设等六大领域。走进如今的四川藏区,可以见到四通八达的雪域“天路”、整洁典雅的藏式新居,广大农牧民开启了幸福新生活。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本网编辑